蓄电池行业进展的未来电池技术发展趋势
核心方向: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
技术路线多元化硫化物体系:导电性最优(达10⁻² S/cm),搭配锂金属负极能量密度可突破500Wh/kg,但需解决空气敏感和枝晶问题。
氧化物体系:稳定性强、成本低(如赣锋锂业通过超薄电解质膜降低界面阻抗40%)
聚合物体系:工艺成熟,欧美企业主导,但导电性较弱。
量产时间表2026年完成装车测试,2027年小批量生产(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);
2030年实现大规模商用,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或达15%,续航突破1200公里
联系人:牛经理
手 机:400-000-1581
电 话:19801307894
邮 箱:2307308311@qq.com
公 司: 美国伊顿电源(中国集团)有限公司
地 址: 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泉路10号